一段時期以來,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的一些社區,家有矛盾找“智囊團”,參加社區“心靈講堂”,接受心理咨詢輔導成為人們學習為人處事、維繫家庭關係的好去處。
  王淑萍是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上橋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,夫妻長期不和,家庭關係一直不好。自去年以來,王淑萍幾乎每周都要到社區來,參加社區組織的“心靈講堂”,她還經常帶孩子來,一塊聽講座。一段時間過去,王淑萍發現,夫妻吵架的少了,孩子也回到了身邊。
  自2009年以來,青年教師馬忠濤除了教中學思想政治,還參加了一項社會志願服務活動,他每周都要去學校附近的社區,為青少年學生和家長開展心理咨詢講座。
  “心靈講堂走進社區,使問題家庭有了自己的‘智囊團’。”吳忠市利通區上橋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王志武說。
  一個中學教師的困惑與探索
  馬忠濤2003年參加工作,就職於吳忠市第四中學,講授初中思想政治課,同時擔任班主任。
  “孩子話太多,課堂紀律很差。”剛參加工作時,馬忠濤總感覺上課很費勁,“管不住學生,一批評就頂嘴”,這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大傷腦筋。
  一心撲在工作上,卻因為部分學生“搗亂”上不好課,馬忠濤很是鬱悶。課餘時間,他總會反思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。
  一次次地觀察分析後,馬忠濤發現,那些“調皮搗蛋”的孩子大多事出有因:有些是單親家庭,有些父母不和,家庭氛圍不好,有些是爺爺奶奶在照顧……馬忠濤還發現,僅憑自己的專業知識,確實難以解決這些問題。於是,他開始研習心理學知識,瞭解其中的心理動因,並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。
  “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我在前面,你在後面,我告訴你應該怎麼做,你得聽我的;而心理疏導要求你在前面,我在後面,我先聽你說什麼,然後去對話。”馬忠濤瞭解到,從心理學上來講,人都有被平等相待和尊重的需求,課堂上學生頂嘴,有強烈的逆反心理,就是因為老師居高臨下的姿態刺激了學生,學生以頂嘴來維護自尊。
  馬忠濤學著“放下身段”傾聽學生心聲、和學生對話,逐漸發現,班上“釘子戶”對他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。
  學生李林以敢和老師對抗,打同學聲名遠揚,開始也讓馬忠濤吃盡了苦頭。一次,由於和同學的語言衝突,李林拿起板凳就去打同學,事情很快反映到班主任馬忠濤處。
  這一次,馬忠濤沒有在班上當場責罵李林,而是把他叫到辦公室,兩個人坐在一起,馬忠濤先耐心傾聽李林的訴說。看著班主任如此對待自己,平日話不多的李林詳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,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。這一次,馬忠濤深入瞭解了李林家裡的狀況。
  原來,李林父母長期不和,經常鬧矛盾,父親還經常打母親。有時候,為了保護母親,李林甚至會撲上去和父親廝打。長期以來,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精神不振,在班上話語不多,同學、老師開個玩笑,都會激怒他。
  馬忠濤一方面告訴李林,不能因為心痛母親,就去打父親,大人的事情讓大人去解決;同時,他來到李林家所在的上橋社區,瞭解情況後,見到李林的母親,勸告她要處理好夫妻關係,儘量避免把夫妻之間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。
  “大人更應該關註孩子的感受。”馬忠濤說,大人對孩子的教育,從理性層面大都是正確的,但因為在交流的方式方法上不考慮孩子的感受,造成孩子明明知道大人說得對,卻偏要對著乾的情況。
  一段時間的工作後,李林性格開朗了許多,父母之間的關係也緩和了。班上的頭號“釘子戶”就這樣被馬忠濤攻剋了,自此以後,馬忠濤班上的“釘子戶”少了許多。
  學校離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上橋社區很近,馬忠濤經常因學生的事情去社區瞭解情況,和家長溝通,一回生二回熟,社區幹部都認識了這位善於做思想工作的老師。
  “夫妻關係、婆媳關係造成的矛盾頻發,嚴重影響社區和諧。”這些年來,上橋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王志武發現,家庭不和造成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多,這不但影響社區氛圍,也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。
  王志武決定在社區開辦面向青少年和家長的“心靈講堂”,邀請馬忠濤和吳忠市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來做講座。從那以後,馬忠濤每周都會來到上橋社區。
  “心靈講堂”進社區,家有矛盾找“智囊團”
  “要不是你的指導,我們家還在打仗,孩子也不知道成什麼樣子了。”如今,每次見到馬忠濤,上橋社區居民王淑萍總會有很多感激的話要說。
  由於出現第三者,王淑萍夫婦一直不和,經常打鬧。每次夫妻鬧矛盾,兒子回家就把自己蒙在屋子裡,或索性離家出走,有時候還會遭到父親的責罵。長期以來,王淑萍心情壓抑,情緒低落。兒子也性格孤僻,很少與同學、老師交流,學習成績很差。
  聽說社區開辦了“心靈講堂”,已經有抑鬱症的王淑萍抱著試試看看的心理來到了講堂,見到了年輕的老師馬忠濤。
  馬忠濤的專業講授一下子讓王淑萍茅塞頓開。每次聽完講座,王淑萍就按照馬忠濤講的辦法去面對家人。很明顯,王淑萍發現,一段時間後,家裡的爭吵少了,丈夫經常回家,兒子也敢和父親說話了。
  王淑萍動員丈夫去社區聽心理講座,丈夫拉不下麵子,她就讓他看電視上的心理咨詢節目,自己則帶著孩子去聽講座。每次講座後,王淑萍還要帶孩子單獨去請老師指導。
  “老師講的道理孩子都懂了,學習成績也提高了。”王淑萍發現,經過社區心理咨詢老師的指導,孩子在家裡也成了調解夫妻關係的能手。夫妻倆有了小矛盾,孩子一齣來調解,大人的氣就散了。在學校,孩子也變得更加開朗,主動幫助同學,學習成績提高很快。
  “從‘你要這樣’,到‘我們可不可以這樣’,這絕不是幾個字的差距。”王淑萍深深地體會到,家長和孩子交流,只要變換一種說法,效果就會好很多。孩子不但不逆反,還能成為朋友,主動與父母交流。
  如今,王淑萍一家相親相愛,全家人都盼著兒子能上個好高中。
  近日,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“心靈講堂”再次開講,來自朝陽、中華、上橋3個社區的96名中小學生和家長一起聆聽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成長課程。
  “哪位同學能告訴我,上課頂撞老師好不好?”課堂上,老師提出問題後,同學們你一言、我一語地搶著回答。“不好,這是不禮貌的表現。”“這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。”“我覺得應該和老師私下交流比較好。”……
 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,老師講得輕鬆愉快,學生聽得專心入神,講堂里互動頻繁,其樂融融。
  “心理老師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,用啟發、引導的方式和孩子交流,比父母枯燥的說教好得多,孩子們也容易接受。”專程趕來聽課的家長楊玲說,她經常帶著孩子來聽講座,家長和孩子都受啟發,親子之間更容易交流,關係更加密切了,家裡暖融融的。
  去年以來,為緩解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過大、人際關係不協調、抗挫折能力低、自信心不足、網癮和早戀等現象,勝利鎮各社區開設的“心靈講堂”,先後為1000多名青少年排除心理障礙,使其健康成長。
  王志武發現,自從有了社區“心靈講堂”,一批年輕的夫婦學到了心理知識,青少年學生也懂事了,問題家庭有事就找“智囊團”,家庭關係、親子關係和諧融洽多了,社區里流浪的孩子少了很多。馬忠濤也發現,自從家長和孩子走進“心靈講堂”,課堂上頂嘴、喧嘩的學生少了,學生有心事,會找老師訴說,師生之間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。那些讓老師們頭疼的後進生,也逐漸轉變了。  (原標題:“心靈講堂”帶給社區的改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d71tdud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